年度抽象梗大盘点,你看过几个?

分类: bt365彩票官方app 时间: 2025-08-19 01:02:48 作者: admin

当代互联网,能有多癫?

姐姐不叫姐姐,是紫啧~

三蹦子不是三轮车,是俄罗斯大贝塔~

对人生要保持的不是激情,是passion!

人均业主群闹事头像,

昵称都叫子涵妈妈(册掉版)……

感觉有点看不懂?

那是因为你还不够——“抽象”。

从1月到12月,2024抽象接力赛就没停过。

1月的“灵魂汁子浇给”和“你算是踢到棉花啦”,

还只是小试牛刀;

2月的“我上春山约你来见”“有人钢枪有人伏地”,

已经初入抽象江湖;

3月的“大香蕉 一条大香蕉”,

扭出魔性抽象的步伐;

4月的“我要diss你”,

原来搞抽象也能一夜走红;

5月开始,热梗的抽象等级,

几乎按月在不断提升——

“亚比~囧囧囧”

“先秦淑女步,素”

“city不city啊”

“鲁A济南车,鲁B青岛的”

“oi小鬼,你有点火热啊”

“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,我的头发,是真发”

“六星街里还传来,八羊骑上马”

“谁说这豆老啊,这豆太棒了”

“向左,向右,向前看”

“我是奶龙,我才是奶龙,今夜星光闪闪”

“八个瑞士卷,我能吃几块”

“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”

“你啰嗦了”

“我blue了”

“自↓己↘吓↗自己↘~”

……

抽象,越来越火,

甚至都火成了2024年度关键词。

可以说,这届年轻人,

不是在搞抽象,就是在搞抽象的路上。

如果还不懂什么是抽象,

那这篇文章,你一定要看完。

包你从此爱上抽象,成为抽象之王,

包的。

如今上网,不搞点抽象,

都看不懂有梗的评论区。

什么“活人微死”,超绝“命缩力”;

在工位觉得“粗鲁”,打工只会“微do”;

就连“抽象”本“象”,也能被他们玩成梗;

以为玩抽象很简单,想一出是一出?

实则,他们早晨5点就得起来背梗,

力求随口一句成为别人的笑点。

那么,问题来了——

到底从哪里能一次找到这么多的抽象梗?

造梗鼻祖央视网出品、

天生梗王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科普纪录片,

《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》

就是这样一个抽象集合体,梗王之王。

纪录片第五集,《遇事不决,量子能决?》,

听名称,以为是量子力学的正经科普?

实际上一打开,画风是这样的——

一个号称看魔术能涨知识的魔术师,

站在菜市场里,用魔术来展示量子力学,

还将“量”子念成了niang子……

颇有种,上世纪90年代街头骗子之感。

可紧接着画面一跳,就来到了外太空。

外星人妄图攻占地球,要摧毁度量衡。

光看外星人妆造,就已经觉得很癫。

他们被地球复杂的度量衡,

疑似搞到失去所有力气和手段后,直接摆烂:

“我怀疑你们在拖时长!”

一出外星人版《熏鸡事变》,就这样上演了。

随着一段山东快书,画风又变成了特摄片:

“闲言碎语不要讲,表一表物理界里的四天王……”

芝诺龟、拉普拉斯兽、麦克斯韦妖、薛定谔之猫,齐刷刷登了场。

不知道的,还以为误触点开了《奥特曼》。

短短三个场景,就已经足够抽象。

结果,一段全损画质、低清包浆画面,

又仿佛带人来到了上世纪80、90年代。

各种奇葩量子产品,效果抽象到离谱——

贴在脸貌美如花,服进体内容光焕发,

放至头顶它能生发,踩到脚下臭脚不怕,

量子能量口服液,量子植入你心间……

每集短短20多分钟,《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》,

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“科学”抽象梗。

可以说,看了这集后,

成为抽象之王的进度条,基本可以升高到30%了。

不怕网友太抽象,就怕专业人士降维打击搞抽象。

《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》,

毕竟是央视网出品的。

当他们找来一堆大牛专家,一本正经地搞抽象,

可以说,这真的很开门。

比如,纪录片第一集,

《太空漫游,吃啥更香?》 讨论的话题:

“太空中有没有可能吃鸡鸭家禽,

而不是黄粉虫这类虫子,来当食物?”

上一秒,访问的专家刘红——

“月宫一号”总设计师、首席科学家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,

还在从空间体积、排泄物污染等方面,进行解答。

下一秒,画风立刻突变,她说:

“鸡鸭你可能会认养,当成宠物,

但虫子长得都一样,根本认不清,因为太多了……”

此情此景,

主持人饼叔,只能含泪变身邪恶栀子花,

将做好的黄粉虫放进嘴里浅浅品尝。

神情堪比在品尝当年那道,

震惊全网的名菜“九转大肠”。

而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,

这个著名的哲学和科学问题。

在中国古生物馆长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——

王原,这里有了答案。

“先给蛋一个定义,是羊膜卵,

三亿多年前就出现了,

鸡作为一种鸟类,八九千万年前才出现,

以古生物学研究角度,答案是先有蛋。”

是不是以为,这就正式进入科普环节了?

下一秒,王原的画风也逐渐抽象——

“我家昨天炒了一道西红柿炒恐龙蛋。

因为鸡是鸟类,是恐龙的后代,

所以鸡可以说是特殊的恐龙,我们吃鸡蛋是吃恐龙蛋,

吃鸡腿,是在吃恐龙腿……”

听到我们目前仍然和一万多种恐龙,生活在一起,

感觉饼叔的反应是:已老实,求放过。

有没有发现?

无论多么严肃认真的命题,

饼叔都能从美食视角切入,

主打一个已读乱回,让“科学”变得通俗易懂、有意思起来——

毕竟,民以食为天。

美食抽象梗,轻轻松松就能“攻击”到,

我们笑点最薄弱的地方。

在纪录片第七集《味来的世界有多“香”?》中,

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类嗅觉实验室研究员周雯,

正在拿着大脑模型认真给饼叔分析嗅觉来源。

结果饼叔听着听着,就问出了那句:

“你吃火锅的时候,吃脑花吗?”

毫无防备的专家,立刻成为饼叔抽象Play中的一环,

跟着一起抽象。

真不愧是美食博主食贫道,

饼叔心里永远只有一个想法:

关心舌尖上的科学、关心科学里具体的人。

另外,纪录片每一集,央视网都安排了一段小剧场,

看似是在演绎科学命题,

实则一不小心就被玩成了神神叨叨的抽象part。

第七集一开场,美女先和异形来了段恋爱,

颇有种《水形物语》之感。

为了论证,嗅觉和味道的重要性。

小剧场一会儿用身上有百花香的香妃演绎,

结果没等来蝴蝶,

只等来了一个扔玩具蝴蝶的小孩,香妃还被自己转晕了;

一会儿让刺客拿出软筋迷魂香,

高喊“闻过之人内功尽失,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”,

可下一秒鼻炎闻不到味儿的楚留香就闪亮登场了……

他手摇扇子,揉揉鼻尖,

整个过程,属实抽象。

在这集里,饼叔还进行了一个抽象实验,

将美食博主大祥哥的眼睛蒙上、鼻子堵上后,让他判断食物。

结果,大祥哥这个网友口中的“杀蟹人”,

只猜出了最拿手的螃蟹,这一种食物。

抽象的是,这样的实验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,

科学家让人蒙上眼睛,靠嗅觉趴在草地找巧克力……

当然,这集还有不少好玩的科普,足以撞在年轻人的心趴上。

比如,贾宝玉口中“男人是臭的、女人是香的”,有理可依吗?

男女“一见钟情”,实际上是“一闻定情”?

未来男女能不能通过寄气味样品,来快速找对象?

大脑洞、无痛学知识,

这就是《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》这档先锋趣味科普纪录片的魅力。

看了这两集后,

成为抽象之王的进度条基本可以升高到60%了。

玩抽象,贵在知梗、懂梗,然后才能套用玩抽象。

《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》,囊括了不少的经典抽象梗。

纪录片第九集,《长大以后,造个太阳?》中,

致敬了电影《小时代》里,

顾里和顾源经典的吵架梗——

“我告诉你,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散沙,

都不用风吹,走两步路就散了。

如果今天我只是个领补助金的学生,你顾源会爱我吗?”

只是在赛博朋克时代,台词被换成了“卖充电宝的小贩”。

懂一个梗,基本等于搞抽象学会了公式,

从此可以举一反三,抽象不停。

纪录片第二集《星辰大海从哪出发?》中,

提到了我国航空航天界著名的“快递梗”——

“我们是送‘快递’的,有两大国际知名的‘快递’品牌,

长征快递负责送上天,东风快递负责送上‘西天’。”

对于这种喜闻乐见的“快递梗”,

纪录片掰开了、揉碎了,从它的起名来源开始讲起。

这给了观众提供了一个高级思路、培养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——

玩抽象之前,先追本溯源。

每个抽象梗的诞生背后,都有它能够被人们理解、共情的部分。

或许这就是,官方玩抽象和普通人玩抽象的不同。

玩抽象,也必须足够专业。

看完这两集后,可以说,

成为抽象之王的进度条,基本可以升高到90%了。

如果想成为100%的抽象之王,

还得继续接着修炼,接着看。

因为抽象之王,不一定是梗最多的人,

但一定是能快速接受、学习并创造新梗的人。

光是《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》每个分集的片名,

都够我们琢磨一阵的了。

比如——

《数学PTSD治疗方案?》。

没想到,如此小众的PTSD都能被拿出来讨论。

央视网,你真是懂高级抽象的。

可能有人会问,

自己搞抽象造诣没那么高,万一跟不上纪录片的抽象level,

看不懂怎么办?

放心,抽象归抽象,

央妈还是很善的。

毕竟,这还是一档纪录片,

总会有专业、硬核的纪实部分。

纪录片里,有许多非常难得一见、非公开的场地。

比如——

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的,

中国天眼FAST观测基地;

“月宫1号”实验舱,

和身处其中的“月宫1号”模型;

“人造太阳”,

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(EAST)……

此外,纪录片还拿到了很多首次披露的独家信息,

采访到了这些工程的总设计师、总工程师……

怕大家有高级尴尬症,

央视网还找来了,

互联网上经常活跃的“大牛”专家们,

比如刘慈欣、戴锦华……

可以说,

央妈,太会“宠粉”了,

把大家能想到的都想到了,一点儿不让“话掉地上”。

这档纪录片的含金量不用多说,

在央视网官网、B站、腾讯视频、爱奇艺,

输入“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”,即可跳转到纪录片相应页面。

老铁们,给央妈一个双击666的时刻来了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