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劳动法规定辞职后多久发放工资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及相关法规,劳动者辞职后,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。
具体来说,在不同的辞职情形下,工资发放时间有所不同:
一是劳动者依法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,比如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,或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,在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,用人单位就应当结清工资。
二是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、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情形,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,用人单位同样需要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时一次性支付工资。
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,未按时支付辞职劳动者工资,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、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,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相应的赔偿。
二、签了辞职报告还能仲裁经济补偿吗
能否在签了辞职报告后申请仲裁要求经济补偿,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:
一是辞职原因。若辞职报告中表明是因个人原因离职,比如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调整、家庭因素等与用人单位无关的原因,这种情况下一般难以获得经济补偿。因为根据法律规定,劳动者主动辞职且用人单位无过错的,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。
二是存在法定情形。若辞职是因用人单位存在过错,例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;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;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。即便签了辞职报告,只要能证明辞职是基于这些法定情形,劳动者依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。
总之,签了辞职报告后能否仲裁经济补偿关键在于辞职的真实原因,劳动者需提供相应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。
三、和劳务公司签的劳动合同如何辞职
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,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:
若处于试用期,提前三日通知劳务公司即可解除劳动合同。通知应以书面形式作出,明确表达辞职意向和离职时间。
若已过试用期,则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务公司。书面通知应包含辞职原因、离职时间等关键信息,可通过邮寄、电子邮件等能够留存送达凭证的方式送达,确保公司收到通知。
此外,若存在劳务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、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情形,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劳务公司解除劳动合同。
辞职时,还应做好工作交接。按照公司规定和岗位职责,将手头工作及相关物品、资料等交接清楚,以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。同时,要求公司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,以保障自身后续就业等合法权益。
以上是关于劳动法规定辞职后多久发放工资的相关回答,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,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、合适的律师,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,3~5分钟获得解答!